南昌大学杨柏云教授,被《人民日报》称为“自然之子”!
今天,《人民日报》以《二十九年醉心兰科植物研究,南昌大学教授杨柏云——“花在哪里开,我就去哪里”(自然之子)》为题目,报道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杨柏云教授29年如一日,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、推动绿色发展贡献“江西力量”事迹。
点击图片跳转原文
大黄花虾脊兰,全国野生资源现存量不足300株。日前在赣、湘、皖三省的深山密林中,却长出近万株新苗,标志着其人工繁育取得重大突破。
29年醉心兰科植物保育研究,13年扎根山野遍寻兰花踪迹,5年潜心破解大黄花虾脊兰的繁育奥秘……走遍山山水水,南昌大学教授杨柏云对各类兰科植物的分布了然于胸;为拯救珍稀濒危兰科植物,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重重难关。
“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,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”
每年超过1/3的时间开展田野调查,蚂蟥叮咬、路遇毒蛇、被岩壁划伤……寻找兰花的路上,杨柏云吃过不少苦。但他却说,当幽幽兰香沁入心脾时,总觉得甜、觉得值。
不久前,杨柏云采回了一株极为罕见的毛萼山珊瑚。
毛萼山珊瑚是种腐生兰花,很难寻找,仅在每年开花的十余天里才可能被发现。接获线索后,杨柏云背起液氮罐便出发,驱车700多里,最终在罗霄山一处溪涧旁寻到了它的踪影。未成想,这株毛萼山珊瑚,竟有1米多高,拇指大的黄花开得美艳极了。
“花开有时,花落无期。误了一次,就会错过一年。”杨柏云说,“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,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,花在哪里开,我就去哪里。”
以兰会友,与人同香。这些年,杨柏云帮助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基层林业单位编纂兰科植物名录,与许多山民和基层林业工作者结成了“金兰之交”。在他的带领下,一支近200人的义务调查队逐步形成,足迹遍及江西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一旦在野外遇到兰科植物,大家便拍照分享。自2007年主持国家级重点课题“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”以来,杨柏云团队把江西兰科植物种类从80余种丰富到205种,其中大多数线索来自“兰友”。
5年前,一位相识甚久的林业工人传来张照片,让杨柏云眼前一亮——大黄花虾脊兰!
“试验没有捷径,只有重复、重复、再重复”
杨柏云即刻动身,在井冈山密林中徒步穿行十几公里,一抹金灿灿的亮色映入眼帘,顾不上湿滑的青苔,杨柏云侧身匍匐,对准镜头——叶片硕大翠绿、花序修长明艳,杨柏云心中笃定,这就是大黄花虾脊兰。
“叶面上的每一条纹路,我都要拍下来。”杨柏云暗下决心。彼时的大黄花虾脊兰已被列入极小种群保护名录,濒临灭绝。
“存在,就是希望!”杨柏云将标本带回实验室,立即开展繁殖生物学试验,可起初并不顺利。“万粒兰花种,萌芽仅二三。”杨柏云介绍,广种薄收是兰科植物的典型特征,由于缺乏胚乳,种子无法实现营养自给。加上大黄花虾脊兰未能发展出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等保障机制,近交衰退风险大,无菌条件下的萌发时间长达120天以上,萌发率仅18%。
如何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?他想到了共生真菌。但要想从数以万计的真菌库中,找到与大黄花虾脊兰最匹配的那个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“试验没有捷径,只有重复、重复、再重复。”自那以后,杨柏云的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,历经上千次重复试验,一种高度匹配的共生真菌终于出现,能促使大黄花虾脊兰的种子在30至60天内突破种皮。研究取得重大进展,但寻找更多共生真菌的试验并未停止……
“希望珍稀兰花绽放在更广袤的山野中。”杨柏云身后的中国地图上,江西井冈山、湖南崀山、安徽泾县等地被标注了金黄色圆点。去年年底开始,杨柏云培育的近万株大黄花虾脊兰被分批移栽到这些地方。
“在花的世界里,感觉不到辛苦和累”
兰花可在地上、树上和石上生长,广泛分布在地球除两极和沙漠以外的每一个陆地生态系统中,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。杨柏云说,能让深谷幽兰留下馥郁芬芳,是件很幸福的事。
杨柏云投身兰科植物研究,与学生时代的经历息息相关。30多年前,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,被介绍到生物园勤工俭学。谦谦君子,幽幽如兰,学校里倾心兰花的教授格外多。时隔多年,老先生们提兰吟咏的场景仍令杨柏云记忆犹新,从屈原的“纫秋兰以为佩”到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,这些故事让他着迷,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。
大学毕业后,杨柏云回到江西。在南昌大学生物学系,他潜心治学,和兰花一样生根、开花、吐纳芳华,相继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科普先进个人,被聘为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兼兰花分会常务理事、江西省植物学会理事长。
半生情系草木深,57岁的杨柏云已两鬓斑白,仍每天驻扎在实验室。“在花的世界里,感觉不到辛苦和累,因为生命是相互依存的。”杨柏云说,对极危兰花的保护也同样如此,把它们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拯救回来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将其融入人们的生活,实现更深层次的保护。
推荐阅读
(点击蓝字进入传送门)
来源 | 《人民日报》、生命科学学院
编辑 | 梁升露、沈琦
责编 | 杜明琳
审核 | 饶勇、孔爱民、甘雨
分享
点赞
在看